谁能想到,小宝宝们也会患结石?“我经手的结石患者,最小的只有4个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的周鹏副主任医师说,每年夏季都是泌尿结石的高发期,今年也不例外,前几天,他们医院刚刚接诊了一位13个月的宝宝。
宝宝反复发烧很虚弱
特地从外地赶来的小宝(化名)只有13个月,父母将他急匆匆地送进了周鹏医生的诊室。“反复高烧让他很虚弱,营养状况也很差,年纪又很小,有点棘手。”说起这个小患者,周鹏还是皱起了眉头。
原来,小宝在当地医院治疗了近半个月,反复发烧,最高到达40℃,反复输液,家长在家反复地喂小宝喝美林,但是没什么效果。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已经小宝长了两颗结石,结石分别分布在输尿管和肾脏中。可是这两颗结石又是怎样让他发烧的呢?原来,结石把他细细的“进出水管”堵住了。“肾脏里的尿出不去,膀胱里尿也上不来,全堆在肾脏里!”更糟糕的是,由于结石引起的感染,已经导致了小宝的脓肾,这就是他反复发烧的原因。根据他现在的情况,医生建议尽快手术。
令家长们揪心的是,小宝实在太小了,又如此虚弱,究竟能不能承受一次开放手术呢?
尿道输尿管软镜取石
小宝的肾上被插进了一根造瘘管,肾脏里的脓液经过这根管子被引流出来。紧接着,困扰小宝和他的父母半个月之久的发热症状,终于消失了。脓肾被处理后,小宝渐渐恢复了胃口,体重也开始上涨。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供图
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处理结石。“由于小孩子配合度差,如果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就需要孩子保持一个较为固定的姿势,这对大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孩子。”周鹏介绍,如果儿童需要体外碎石,就需要麻醉科配合,为孩子全麻,这其中的风险,与一场微创手术相当。“但我们的术前CT检查发现,小宝肾脏的结石又大又硬,密度甚至超过了骨头,考虑再三,我们决定经尿道输尿管软镜取石。”
“可是问题又来了,我们没想到这个孩子的输尿管这么细。”周鹏说,由于小宝的输尿管实在太细了,软镜没有足够的空间进入输尿管。
“放支架,撑开它。”经过讨论,专家们决定在小宝的尿路中放入一枚小小的支架,这样使得软镜能顺利进入尿道。只见一枚1.5cm的结石经激光击碎以后,被分次从取石篮中取出。“还有些碎屑,他多喝水多尿尿,就可以排出了。”医生嘱咐家长,由于小宝的肾脏里还有一枚结石,所以等他恢复、休息一段时间后,还需要再来医院取出。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供图
为什么宝宝也会有泌尿系结石?
周鹏说,泌尿系结石也称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路结石。
其中,输尿管结石以及尿道结石多数是由肾结石和膀胱结石在排石的过程中掉落到输尿管和尿道中形成。
“儿童肾结石的发病率在2%~3%,长结石多与先天因素相关,如代谢异常,泌尿系畸形,营养不良,以及遗传因素相关。其中代谢异常和泌尿系畸形是影响的主要原因。”周鹏说,小宝就是由于先天的肾脏和输尿管的发育畸形,导致了结石越长越大,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不通畅”,致使他反而没有出现血尿的情况。
而后天的因素则一般与饮食关系最大,往年都有因为太爱喝饮料导致的小儿膀胱结石。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供图
“现在我们会做结石成分的分析,有点像做肿瘤病理一样,确定结石的成分,对患者后期的康复指导和医生用药都很有帮助。目前看来,大约9成结石的成分是草酸钙。”周鹏介绍,常食用海鲜、肉类等高蛋白食物,会导致草酸等代谢产物增多,在体内与金属离子结合成草酸盐。加上夏天出汗多、喝水少,尿液变浓,就可能让草酸盐结晶,形成结石。另外,也有研究显示,肥胖者和高血压患者患肾结石的风险比正常人更高,快速减肥也容易增加患肾结石疾病的危险。
“小儿泌尿结石,是要通过手术治疗的,一般一年大致10~20多例。但这几位小患者来的特别集中。”周鹏说平时的门诊中,儿童泌尿结石患者大约占据结石门诊的2%~3%。虽然这个数字不高,但由于儿童并没有泌尿系常规体检,部分患儿要等到出现了症状才来就诊,而且家长对这个疾病认识不足,实际发病率可能要高于这一数字。
家长该如何关注孩子的结石问题?
周鹏副主任医师提醒,泌尿结石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只能在尿常规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增多上查出端倪。如果家中小朋友小便时喊小鸡鸡疼痛、平时无故说腰痛、腹痛、小便颜色不一样等情况时,都要警惕泌尿结石的可能性。
由于小朋友的专注力不会十分集中,他们时而会出现奔跑时由于腹痛突然下蹲的情况,加上大部分孩子会在结石位置改变,疼痛缓解后继续玩耍,回到家就已经把这件事忘记了。所以家长可以多问问孩子外出时有没有出现腹痛,关注孩子尿不湿上是否有血性渗出液等情况来初步评估家中宝宝是否有泌尿系结石。
出现异常时,可至医院行泌尿系统B超,医生会根据结石的大小或位置来决定安排CT或核磁共振检查,一旦发现结石就要及时就医治疗。平时要让小朋友多活动,养成多喝白开水的习惯,饮食上应清淡、低蛋白、低脂肪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