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仁和药业变革医药商业模式之路不平坦

发布日期:2015-10-08   浏览次数:3
核心提示:  中国医药化工网9月30日讯 车水马龙的北京灯市口,一座不起眼的小楼中,正在孕育一场关于医药零售模式的变革。这或许是一次
   中国医药化工网9月30日讯 车水马龙的北京灯市口,一座不起眼的小楼中,正在孕育一场关于医药零售模式的变革。这或许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牵头者是仁和集团董事长杨文龙,他正鞭策公司将触角伸进互联网世界。
 
  领衔此次行动计划的是仁和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仁和药业,公司宣布拟非公开发行募资39亿元,其中近30亿砸向与医药电商有关的业务。按照仁和药业的电商发展计划,在上游,公司将与诸多药厂结盟,以落实低价货源;在中游,公司将设立50家配送公司;在下游,3000家散落在街头巷尾的药店,将成为公司送药上门业务的根据地。这一模式的好处是,仁和药业可以直接串起药厂和消费者,忽略中间流通环节,挤出盈利空间。
 
  直接将药店开到用户家中,仁和药业或能改写药品零售模式。不过,眼下这一业务还处于烧钱阶段,真正的盈利水平尚未可知。而且,自9月14日股票复牌至9月29日,公司股价已近腰斩,远低于12.52元/股的拟定增价格。看来,仁和药业改写药品零售模式的努力任重道远。
 
  抢跳第三次变革新“舞步”
 
  这本是一场雄心勃勃的商业变革。
 
  9月11日晚,仁和药业推出定增方案,宣告其进军互联网领域的决心。公司拟以12.52元/股,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3.12亿股,募集39亿元。这笔钱外加自有资金7.5亿元共计46.5亿元,将用来干六件大事:2.2亿元收购通化中盛51%股权,7212万元收购叮当医药60%的股权,6亿元收购京卫元华重组整合叮当连锁后60%的股权,18亿元推广叮当连锁“B2C”项目,5亿元推广叮当医药“B2B”项目,14.6亿元用于公立医院药房托管项目。
 
  一揽子的收购计划看起来有些复杂,但杨文龙说自己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仁和药业有药厂,假设中游再有个“九州通”,下游有家“老百姓大药房”,一条产业链就齐活了。与同行最大的不同是,在这条产业链的末端,药店将直接开到用户家中,也就是开展送药上门的O2O业务。正因为如此,46.5亿元中将有29.72亿元将砸向和医药电商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领域。
 
  医药零售O2O的大潮看涨,线上与线下的融合看似将成为药店“触网”的新风口。今年来无论药厂还是流通企业,都想插一脚,不管前路如何,姿态总得摆出来。不过,多数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尝试只能说是零敲碎打,有的火速搭建药品销售网站后却卖起了土特产。仁和药业如此大规模的真金白银投资,还是头一回。
 
  仁和药业的做法,是直接串起药品产业链的两端——药厂和销售终端。
 
  先从上游环节说起,仁和药业手握中西药品、保健品近千个生产批文,在全国首屈一指。杨文龙最近马不停蹄张罗着,又与国内210多家药厂结成联盟,如此一来便将1500多个药品纳至麾下。今后“盟军”的队伍还将会壮大,力争在五年内掌控5000个品种。此举的目的在于先发制人,掌握上游低价货源。
 
  仁和集团顾问史万奎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后盟友们可毕其功于一役生产药品,将销售之事交予仁和药业处理。为此,在中游环节,公司将在50座城市布点设立50家药品配送公司(B2B);在下游环节,3000药店(B2C)散落于街头巷尾,作为零售终端。
 
  如此计划,收购京卫元华就显得尤为必要了。京卫元华具有从药品批发到零售的全部法定GSP资格,拥有国家药监部门颁发的第一张B2C互联网药品经营资格证书,还拥有药品第三方物流经营资格以及快递业务资格。这些证书将使仁和药业快速获得经营药品B2B、B2C、O2O业务的合法资格。
 
  京卫元华对仁和药业的吸引力还不仅于此,该公司的连锁药店散布于北上广深,其还准备整合北京颐寿百姓大药房及下辖30家零售药店。这样一来,仁和药业3000家药店零售终端的布局便可借得巧力。
 
  这些药店的地理位置布局,将摒弃看地段、看客流量的传统方法,改由“电子围栏”技术圈地,确保每家药店覆盖2.5公里半径内的任何角落。这样一来,下游产业链便可贯通,“28分钟快速送药”业务也就水到渠成。这也是仁和药业将花费18亿元攻坚的非处方药零售阵地。
 
  虽然定增方案对“28分钟快速送药”业务只有只言片语的提及,但仁和集团从今年2月便已开始尝试,手机APP上线至今已有200万次下载量,日客单数约为2万次,平均每单的销售额50块钱左右。
 
  根据我国药品法的相关规定,药品不允许邮购。因为第三方送货无法避免药品在配送途中被污染、破损、调换等问题。正因为如此,经营网上药店获批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得有连锁经营的实体门店。“网上下单,门店送货”,才是网上药店唯一合法的经营模式。
 
   “我们用50家药店已覆盖北京城,未来3000家药店就可以覆盖国内重点城市。现在全国有43万家药店,你说我做起来之后,是不是又一大批药店得死掉?”杨文龙反问中国证券报记者。
 
  将网上互联网渠道和网下地面药店优势完美结合,让消费者在享受线上优惠价格的同时又可享受线下贴身的服务,不失为医药企业行之有效的一种电商模式。九州通一位高管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电商将重塑药品零售格局,医药商业流通第三次变革已经到来。
 
  医药商业领域的第一次变革发端于2001年,彼时零售药店经营牌照放开,“连锁药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这一波浪潮推动了品牌医药零售连锁药店的发展和集中度提升。第二次变革发生在2008年,当时各路资本及大型医药商业企业掀起并购热潮,国药控股、上海医药顺势成为行业内超大型医药商业企业,这一波浪潮推动了一批龙头企业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