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医药百科 » 正文

茯苓

发布日期:2015-10-09   浏览次数:8
核心提示:茯苓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
 茯苓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那中药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据悉,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主要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中药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渗湿健脾和胃
 
中药茯苓的禁忌:
 
阴虚火旺者忌服。
 
 
 
中药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渗湿健脾和胃
 
茯苓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健忘等症。
 
《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中药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渗湿健脾和胃
 
茯苓的作用:
 
1、利尿作用
 
茯苓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2、抗菌作用
 
茯苓的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中药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渗湿健脾和胃
 
茯苓的作用: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并能降胃酸。另对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
 
4、降低血糖
 
茯苓能降低血糖,对于高血糖人士来说,茯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中药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渗湿健脾和胃
 
茯苓的作用:
 
5、对心脏的作用
 
中医认为,茯苓可用于心悸,失眠等症。茯苓能养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实验也表明,酊剂、浸剂能抑制蟾蜍离体心脏,乙醚或乙醇提取物则能使心收缩加强。对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无镇吐作用。
 
6、抗肿瘤作用
 
茯苓多糖体在动物试验中呈现了强烈的抗肿瘤作用。茯苓具有抗胸腺萎缩及抗脾脏增大和抑制肿瘤生长的功能。
 
 
 
中药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渗湿健脾和胃
 
茯苓的作用:
 
7、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增加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2)羟甲基茯苓多糖能明显增强小鼠脾抗体分泌细胞数以及特异的抗原结合细胞数。
 
(3)增加酸性非特异酯酶阳性淋巴细胞数。
 
(4)增强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
 
8、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茯苓能够使得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能使离体健康人红细胞上升约25%,并能有效地延缓温育过程中血细胞的耗竭。实验表明,茯苓可使小鼠血浆皮质酮明显升高。
 
 
 
中药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渗湿健脾和胃
 
茯苓的作用:
 
9、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茯苓煎剂有镇静作用。茯苓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茯苓煎剂(10g/kg)未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用40g/kg的剂量则使麻醉时间较对照组更显着延长,随着剂量的加大,镇静指数也随之增加。这种协同作用,可能是由于它们的中枢抑制作用所致,也可能是妨碍了戊巴比妥的分解与排泄而致麻醉时间延长。
 
10、抗癌
 
茯苓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临床常用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
 
 
 
中药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渗湿健脾和胃
 
茯苓的作用:
 
11、补气健脾
 
中医认为,茯苓可用于脾虚泄泻。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又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12、治痰
 
茯苓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