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关注 » 正文

倾巢之下钛白粉行情焉能独善

发布日期:2015-10-13   浏览次数:8
核心提示:近期,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状况下,美国经济受益于世界货币地位,经济复苏较好,随着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和美元的强势回
      近期,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状况下,美国经济受益于世界货币地位,经济复苏较好,随着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和美元的强势回归,资本外流,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剧,再加上近日TPP协议的达成,对本已下行的中国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化工产品市场行情普遍疲软常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本土的钛白粉企业焉能独善?
      化工品市场普遍走低,化工产品多数价格疲软,从监测数据来看,市场需求不旺,化工产品价格疲软,多数仍处于底部调整的过程中。化工市场走向,基本处于单边下行的态势,且不断有新的产业链加入“整体下跌”阵营。
      钛白粉应用领域极为广泛,钛白粉产业的发展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人均消耗量已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中国经济放缓,钛产业也从过去的高速发展转到中速发展,我国钛白粉在产品质量、清洁生产以及环保发展等诸多方面与国际接轨还存在较大距离。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被国外控制
      2.产业集中度低,产品集约程度低
      3.市场存在无序竞争4.节能减排任务任重道远
      5.市场需求不足,低端产能过剩
      6.负债率高,资金紧张,融资困难
      钛白粉行业资源、环境、能源约束日趋增强,种种因素导致钛白粉企业的发展亟需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巨大转变,因此行业的转型升级已成必然,供给能力的升级也迫在眉睫。
      据中国钛白粉行业协会统计,2014年全国60余家钛白粉生产企业共生产各类钛白粉(不含表面处理或加工型企业)246.63万吨,比2013年增加大约28万吨,金红石型占72.14%,锐钛型占20.30%;搪瓷等用非颜料级占5.14%;纳米催化类占2.42%。从产品结构上有所改观。钛白粉产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2014年以来钛白粉生产已出现放缓,行业指数也进入渐涨期间,进入了微利时代。
      虽然中国的钛白粉已经是产量大国,但在人均消费上仅为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这说明我国钛白粉行业今后还有非常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但对目前众多钛白粉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说,面临诸多问题,不仅融资困难,而且生产需求严重不足,无法起到对行业推动的效果。但相对高端的钛白粉制品,比如高档涂料、食品级、纳米级、电子级等,虽然国内有很大的市场应用前景,且具有较高的利润,但我们还无法完全自给自足,主要依赖大量进口。我国出口的钛白粉大多是低端产品,以低价赢得国际市场,与进口的同类产品相比,在技术含量、工艺设计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
      文章转载:生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