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医药百科 » 正文

白药子

发布日期:2015-11-02   浏览次数:20
核心提示:白药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白药子别名白药、白药根、山乌龟,白药子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白药子用于急性肝
 白药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白药子别名白药、白药根、山乌龟,白药子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的功效,白药子用于急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急性阑尾炎,胃痛,内出血,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外用治流行性腮腺炎,淋巴结炎,神经性皮炎。
 
  别名:白药、白药根、山乌龟。
  白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辛,凉。
  归经:入脾、肺、肾三经。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凉血止血。
  主治:咽喉肿痛;热毒痈肿;风湿痹痛;腹痛;泻痢;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来源:白药子为防己科植物金线吊乌龟的块根。
  白药子的作用:
  白药子又名白药、白药根,为防己科植物金线吊乌龟的块根,其性凉,味苦辛,具有清热消痰、凉血解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咽痛喉痹、咳嗽、吐血、衄血、金创出血、热毒痈肿、瘰疬等症,为无毒而能解毒的辛寒之药。
  1、白药子治咽喉肿痛:白药子一两(捣罗为末),龙脑一分。同研令匀,炼蜜和丸,芡子大,常含一丸咽津。(《圣惠方》龙脑丸)
  2、白药子治衄血不止:红枣、白药子(各烧存性)等分。为末,糯米饮眼。或煎汤洗鼻,频频缩药令入。(《经验良方》)
  3、白药子治衄血汗血:白药子二两半,生地黄汁三合,生藕汁一合,生姜汁少许。上四味,捣白药子为末,先煎三物汁令沸,每以半盏入熟水一合,白药子末二钱匕,搅匀,食后温饮之。(《圣济总录》白药子散)
  4、白药子治喉中热塞肿痛,散痰散血:白药子、朴硝。为末,以小管吹入喉。(《仁斋直指方》白药子散)
  5、白药子治风痰上壅,咽喉不利:白药子三两,黑丑五钱,同炒香,去黑丑一半为末,防风末三两,和匀,每茶服一钱。(《圣惠方》)
  6、白药子治鹤膝风:白药子四两,大蒜一个,葱三根,韭菜蔸七个。先将白药子研末,后加大蒜、葱、韭菜蔸捣烂,蜂蜜调敷患处。敷患处可发泡流水,用纱布遮盖,让其自愈。(《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7、白药子治无名肿毒,毒蛇咬伤:白药子鲜根捣烂外敷;或用米泔水磨汁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白药子用药禁忌:
  凡病虽有血热吐衄等证,若脾胃素弱,易于作泄者勿服白药子,阴虚内热者忌用白药子。
 
 
关键词: 白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