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曼陀罗花
别名:山茄花、枫茄花、狗核桃、万桃花、洋金花、野麻子、醉心花、闹羊花。
曼陀罗花的功效与作用
科属:茄科曼陀罗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性味: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有大毒。
功效:花能去风湿,止喘定痛,可治惊痫和寒哮,煎汤洗治诸风顽痹及寒湿脚气。花瓣的镇痛作用尤佳,可治神经痛等。叶和籽可用于镇咳镇痛。
来源:曼陀罗花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或毛曼陀罗的干燥花。
曼陀罗分为大花(白花)曼陀罗、红花曼陀罗、紫花曼陀罗等种类。曼陀罗花主要成份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份是东莨菪碱。由于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使肌肉松驰,汗腺分泌受抑制,所以古人将此药取名为“蒙汗药”是极为确切的。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以曼陀罗为主的中药麻醉剂重放异彩,这种麻醉方法已引起国外医学专家的重视,为世界医学作出了贡献。曼陀罗花不仅可用于麻醉,而且还可用于治疗疾病。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有大毒。花能去风湿,止喘定痛,可治惊痫和寒哮,煎汤洗治诸风顽痹及寒湿脚气。花瓣的镇痛作用尤佳,可治神经痛等。叶和籽可用于镇咳镇痛。由于曼陀罗花属剧毒,国家限制销售,特需时必经有关医生处方定点控制使用。
曼陀罗花的作用:
1、曼陀罗花治阳厥气逆多怒而狂:朱砂(水飞)半两,曼陀罗花二钱半。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若醉便卧,勿令惊觉。(《证治准绳》祛风一醉散)
2、曼陀罗花治哮喘:曼陀罗花两五,火硝一钱,川贝一两,法夏八钱,泽兰六钱,冬花五钱。上共研细末,用老姜一斤,捣烂取汁,将药末合匀,以有盖茶盅-只盛贮封固,隔水蒸一小时久,取出,以熟烟丝十两和匀,放通风处,吹至七、八成干(不可过于干燥,恐其易碎)时,贮于香烟罐中备用。每日以旱烟筒或水烟袋,如寻常吸烟法吸之。(《外科十三方考》立止哮喘烟)
3、曼陀罗花治小儿慢惊:曼陀罗花七朵(重一字),天麻二钱半,全蝎(炒)十枚,天南星(炮),丹砂、乳香各二钱半。为末。每服半钱,薄荷汤调下。(《御药院方》)
4、曼陀罗花治治面上生疮:曼陀罗花,晒干研末,少许贴之。(《卫生易简方》)
5、曼陀罗花治大肠脱肛。用曼陀罗子连壳一对、橡斗十六个,同锉,水煎开三、五次,加入朴硝少许洗患处。
6、曼陀罗花治诸风痛及寒湿脚气:曼陀罗花,茄梗、大蒜梗、花椒叶。煎水洗。(《四川中药志》)
曼陀罗花中毒:
曼陀罗中毒为误食曼陀罗种子、果实、叶、花所致,其主要成分为山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上述成分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阻断M-胆碱反应系统,对抗和麻痹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临床主要表现为口、咽喉发干,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脉快、瞳孔散大、谵语幻觉、抽搐等,严重者进一步发生昏迷及呼吸、回圈衰竭而死亡。 曼陀罗全株有毒,以种子毒性最强,儿童服3—8颗后即可中毒。一般在口服后0.5--2小时即完全被口腔和胃粘膜吸收而出现中毒症状。
临床表现
1、一般食后0.5--2小时出现症状,早期症状为口、咽发干、吞咽困难、声嘶、脉快、瞳孔散大,皮肤乾燥潮红、发烧等。
2、食后2--6小时可出现谵忘、幻觉、躁动、抽搐、意识障碍等精神症状。
3、严重者常于12--24小时出现昏睡,呼吸浅慢、血压下降以至发生休克、昏迷和呼吸麻痹等危重征象。
诊断依据
1、有用药过量或误服毒物的病史。
2、突然发病、有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且伴有面颊潮红、粘膜乾燥及瞳孔散大等特殊临床表现。
3、洗胃中可能发现曼陀罗种子、叶或花。
4、猫眼散瞳试验及毒物分析阳性。
治疗原则
1、催吐、洗胃、导泻。
2、静脉输液、利尿以加速毒物排泻。
3、解毒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早期轻症曼陀罗中毒者可应用毒扁豆碱或毒扁豆碱与毛果芸香碱交替使用。
2、重症中毒者肌注新斯的明或腾喜龙,应早期足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加强对症支持治疗。
3、原有心脏病者宜慎用新斯的明,以免心跳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