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化工网11月9日讯
在内蒙古自治区卫生系统开展帮扶式托管7年后,记者日前来到了最具代表性的二连浩特市医院--这个边陲城市唯一的公立医院,了解医院被托管后发生的变化。
“你们有人事科吗?”“没有”“考试报名谁管?职工考勤、考核谁管?”“都在我这儿。”这是第一批管理团队进驻二连浩特市医院时,分管后勤管理的张桂英与办公室工作人员白日晴的对话。从那一刻开始,张桂英着手重点健全人事管理制度、调入调出制度、请销假制度、职称管理制度。“现在所有的制度都和内蒙古医科大学的管理制度一样,而且一视同仁,执行从来不走样,大家都没有意见。”张桂英说。
7年前的二连浩特市医院硬件条件达到了二级医院的水平,但医院内部管理及医护人员的整体水平还停留在“乡镇卫生院”的级别。2008年2月,二连市委市政府向内蒙古医科大学提出帮助发展的请求,双方主要领导签订了帮扶式托管协议,内蒙古医科大附属医院管理团队进驻二连浩特市医院,以长期派驻专家为主,各科室专家轮流派驻,每批为期一至三个月。
内蒙古医科大附属医院知名专家、普外科主任王万祥多次来到二连浩特蹲点。“基层医院患者相对少,我们在每个患者身上分摊的时间会多一些,也能手把手地带出一批医生。”
对于托管方医生的积极性保障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医师到基层服务实施办法》规定,自治区、盟市公立三级医院医师在评副高和正高之前须有累计1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内蒙古医科大附属医院对派驻二连浩特市的专家,在工资不变的基础上,给予平均奖,二连浩特市医院也制定了相应的专家管理办法。为了壮大被托管医院的实力,被托管方的医院除了通过“请进来”跟着学,也格外注重“走出去”主动学,半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大医院进修。
作为第四批被派驻到二连浩特市医院的院长,刘海波更加注重医院软实力建设,医院鼓励医生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制定了详细的奖励办法。目前,医院初级、中级、高级人才分别为102人、36人、28人,人才梯队正在逐步趋于合理,中医、外科、内科正在打造成为重点学科。
7年来,内蒙古医科大学长期派驻医疗及管理人员81批,累计534人次。托管以来,二连浩特市医院临床科室新增4个,由原来的12个增至16个。目前儿科、病理科、麻醉科、影像科12个科室能开展结肠癌根治术、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术、外伤颅内血肿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等40项新业务,还吸引了2名硕士来院工作。从依靠派驻专家开展的手术转变为多数手术由本院医生开展。
“托管前,医院行风评议中一度垫底,现在翻了个儿。”二连浩特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蔡贵说。尝到了甜头的二连浩特市政府,加大对医院的投入,在医院人才培养、重点专科建设、设备购置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
如今,二连浩特市医院业务水平上了台阶,也正由“托管”走向“脱管”.根据双方协议,到2017年底,进驻专家和管理团队将撤出二连浩特市医院。
内蒙古:大医院带小医院 帮扶式托管多方受益
发布日期:2015-11-09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10
核心提示:中国医药化工网11月9日讯 在内蒙古自治区卫生系统开展帮扶式托管7年后,记者日前来到了最具代表性的二连浩特市医院--这个边陲城
- 下一篇:12家医院有望年底诊疗一卡通
- 上一篇:卫计委等5部要求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不合理增长
行业动态
更多...
- 百亿医药健康产业项目在余 12-07
- 第四届中国—东盟药品合作 12-06
-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废弃油井 07-28
- 中国医药产业政策细则落地 07-28
- 医生“去编制化”让深圳医 07-28
- 甘肃省医疗机构新增项目价 07-28
- 甘肃省医疗机构新增项目价 07-28
- 备案制下,如何提高BE试验 07-28
- 2015国内肝炎用药市场超40 07-28
- 联影再下一城,医疗设备市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