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B2B医药电商借大数据盈利

发布日期:2015-11-09   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次数:22
核心提示:  中国医药化工网11月9日讯 你们想创办医药电商平台吗?2013年底,在走访了20多家传统医药批发企业均以失败告终后,80后的曾
  中国医药化工网11月9日讯 “你们想创办医药电商平台吗?”2013年底,在走访了20多家传统医药批发企业均以失败告终后,80后的曾宇拿着上百页的策划书,又找到了四川合纵医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燕飞。他们的谈话只持续了半个小时,李燕飞就决定为这个项目拍板投钱了。
 
  那时的四川少有医药电商,很多传统医药批发企业老板都对发展医药电子商务嗤之以鼻:“我卖药卖得好好的,也赚着钱,为什么要花几百万在这互联网上?”而不过一两年时间,在如今几乎所有传统医药企业都在争先恐后想插上火热的“互联网+”翅膀的时候,曾宇团队联合合纵医药创办的药易购(合纵医药网),已经销售量破亿,拥有了上万家终端注册用户,和全国23个省份的客户发生着业务往来。
 
  医药电商能极大降低药价
 
  电商这个概念并不新鲜,但医药行业电商的发展却滞后于其他。“人们往往会不经意间把网络和缺乏监管、假货泛滥等词语联系起来。”曾宇说,不同于其他产品,药品非常特殊,加上网上售药的规范彼时并不完善,所以造成普遍误解,“所有的药品经营都是经过国家GSP规范,线上并不等于假药。”
 
  在他看来,中国医药行业非常封闭。曾宇的第一次创业是想直接做第三方的医药B2B交易平台,但在试图引导传统医药人进驻电商平台上就屡屡受挫。此外,医药电商面临着政策困境:B2C限售处方药、医保和线上药品交易未挂钩等,所以医药电商发展始终不温不火。国内东部的华源医药、海虹医药、九州通、快易捷等分别于2000年初就开展了医药电商试点工作,而西部真正意义上的医药电商平台——拜欧,2012年才拿到《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许可证》。
 
  尽管受政策限制明显,但随着政策放开,医药电商在渐渐风起云涌。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医药电商交易规模从2010年的1.5亿元增至2014年的68亿元,年均增速达到了174%,4年间网上药店规模也从16家增长到271家,增长了15倍。这里很大比例都是B2C的模式,用曾宇的话来说,“B2C的医药电商已经快成红海了,而B2B还是蓝海。”
 
  在医药B2B市场上,传统的批发弊端很多,流程非常繁复,曾宇介绍,美国目前医药一级批发商总共只有5家,前3家就占了全美96%的市场份额。相比之下,国内大小医药批发公司就有近2万家,批发环节错综复杂,“一层一层的加价和利益分配,药品的价格怎么会低得下来?”所以降低药品价格的关键在于减少批发流转环节,而通过B2B医药电商,就可以实现从厂商直接到终端药店,甚至直达消费者的手里。
 
  传统公司“互联网+”转变
 
  2014年2月26日,药易购试运营,单日平台就突破了10万的销售量;不到半年,药易购销售额突破3000万,其会员数和销售额每月增长率超过70%。相比之下,当时曾宇带领下的运营团队不足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
 
  对中间环节的削减就是对传统利益链条的冲击,曾宇团队与传统医药公司的磨合并不容易,药易购发展初期遭到很多抵触。由于价格低,刚运营两个月,药易购在推广活动中就受到了来自厂家和其他批发商的舆论攻击,严重时,甚至要求合纵医药关闭该网站;同时,公司内部线下的业务遇到线上的业务“威胁”,也叫苦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