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化工网11月12日讯
孩子生病,心急火燎跑到医院,却需要等上好半天!这样的情景,你是否经历过?孩子需要住院,却被告知没有床位,七找八托人,一番折腾后,最终为孩子找到一个加床!遇到类似场景,你我心中常会发出疑问:为什么就不能多开点病床?为什么就不能多招点儿科医生?……
而现实是,儿科医生非常紧缺,每千名儿童分不到半个医生。很多医学院的学生踏入岗位时,更愿意去成人科,分析原因,待遇低、压力大、风险高等成主因。随着全面二孩的即将到来,这种紧缺局面更显突出。
日前,国家卫计委下发通知:将利用财政经费,对相关专业医师转岗儿科医师进行培训,我省的名额大约是80人。“转岗培训”政策能拯救儿科医师吗?
对此,很多医生和业内人士并不乐观。“想要吸引人才深耕医学,尤其是儿科、急诊等,关键是要提高待遇;同时,要促进医患的互相理解,让患者的期望和医疗卫生现状尽可能相符合。”金志鹏说,国家应该改进医疗制度、改善工作环境和医患关系来招募人才,或者适当提高儿科、急诊的正规薪酬。
“国家要加强对医院的硬件投入,现在医院基本上都是自负盈亏,很多医疗设备都靠医生自己‘挣’出来,政府应相应增加医疗设施补助。”金志鹏说,还要注重软件投入,加大对儿科医生的技能培训。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机能尚未完善,病情瞬息万变,稍有差池便会命悬一线,因此,对医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必要的技能培训对儿科医生不可或缺。
中国医院协会儿童医院管理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也深有体会,11月7日,在河南省医院协会儿童医院(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暨郑州市儿童医院医联体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应邀出席的他在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说,之前有数据统计,儿科医生有近20万的缺口,但根据我国特色,这20万不会短期补齐。
“我经常会说三句话: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倪鑫说,事业留人是让他们能把这份工作当事业干,感情留人是一种文化,而待遇留人,则包括财政拨款、物价体系支持等。
在采访中,还有专家表示,应该让有条件的院校尽快恢复本科儿科专业招生,并建立一定的培养激励机制,可以借鉴师范院校模式,对儿科专业学生给予一定学费减免,对参加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医学生给予特殊补贴等,引导人才向儿科专业流动。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主任王斐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促进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医疗服务体系规划和建设、卫生技术人员培养以及财政收入、服务价格、医保报销、人事薪酬等相关保障政策。
行业动态
更多...
- 百亿医药健康产业项目在余 12-07
- 第四届中国—东盟药品合作 12-06
-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废弃油井 07-28
- 中国医药产业政策细则落地 07-28
- 医生“去编制化”让深圳医 07-28
- 甘肃省医疗机构新增项目价 07-28
- 甘肃省医疗机构新增项目价 07-28
- 备案制下,如何提高BE试验 07-28
- 2015国内肝炎用药市场超40 07-28
- 联影再下一城,医疗设备市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