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最新报道 » 正文

病床前为什么配保安

发布日期:2015-09-23   浏览次数:6
核心提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卫计委)关于20张病床配备1名保安等建议尚未落地,25日,浙江又一名医生倒在血泊中。增设保安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卫计委)关于“20张病床配备1名保安”等建议尚未落地,25日,浙江又一名医生倒在血泊中。增设保安能否有效缓解医患矛盾一时成为社会舆论焦点。对此,记者走访山西多家医院调查发现,多数医院保安数量不达标,而因其权力有限,“处理纠纷时显得力不从心”;医务人员则认为卫计委此举“治标不治本”。
       医院安保队伍逐年壮大仍感“力不从心”
       关丽华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山医大二院)保卫科工作二十余年,安保队伍从最初的7人扩充至现在的50多人,昼夜执勤。“以前医院床位少,医疗纠纷少,后来矛盾激增。”医院开始重视保安力量。
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据其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山医大二院开放床位1400余张,日均门诊量近4000人。根据卫计委“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总数的3%或20张病床1名保安或日均门诊量的3‰”、“就高不就低”的配备标准,安保人数应在70人左右。
“就算没有这个标准,我们也感觉人手不够。”关丽华告诉记者,安保人员分布在门诊、急诊、住院楼、影响楼、停车场等关键地方,“人多的地方易起冲突,比如挂号大厅,平常既要处理纠纷,还要维持治安和医疗秩序,根本忙不过来。与之相比,山西省儿童医院保卫科承担了更重要的职责,“陕西发生卖婴事件后医院在产科走廊增设保安人员”,杨增芳坦承,来院就医的多是妇女儿童,此种专科类医院面临更多“鸡毛蒜皮需要调解的事情”。
       医患矛盾激增医生称严重缺乏安全感
       医务科是每个医院集中处理医患纠纷的地方,随着民众维权意识的增强,医务科从弱势部门成为如今医院必不可少的机构,长期从事医患纠纷调解的杜怀宇对此深有体会,“70年代一年也就四五起,2000年后越来越多。”据卫生部统计,2010年全国医闹事件比五年前多了近7000起。杜怀宇分析,近年医生准入门槛降低,整体素质下降;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效果期望过高,导致矛盾产生。面对社会“医院偏袒医方”的质疑,近年医院不断探索更趋公正的处理方式。“患者如果对医务科处理结果不满意,可交由山西省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解决,如果还不满意可继续向医学会、法院请求鉴定,甚至投诉。”山西省儿童医院医务科副主任高建勋介绍,但仍然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要么恶意欠费,要么“医闹”。2012年4月,卫生部、公安部发文联手治理医闹,医院里违规停尸、摆花圈、设灵堂现象有所遏制。但频发的医护人员被伤事件,将恐惧由外部蔓延至病房。高建勋告诉记者,10月2日,一位患者的家长就因对医生的治疗结果不满意,扬言“见一次打一次”,目前该医生仍在休假中,“这种语言暴力对医生来说算是‘幸运’。”
       增设保安被指“治标不治本”
       对于卫计委按比例增设保安的建议,受访的医务人员均表示“治标不治本”。谈起工作环境,山医大二院从事临床工作30多年的张莉萍情绪激动,“以前看好一个病人非常有成就感,现在完全感受不到那份快乐,本是治病救人的医院却充斥着保安,这是对医生的侮辱。”
       但看到朋友圈里疯传的医生被杀被伤的新闻,张莉萍忧形于色,“生命比尊严更重要,我改变不了什么,只能让自己的孩子不再当医生。”
2012年卫生部要求医院设立警务室,山医大二院在山西首个挂牌成立医院警务室,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直属分局文保大队组建由14位民警组成的卫生管理中队,直接进驻医院。
       警务室的进驻使得医患纠纷明显减少,但医生的安全感并未因此增加。据此前卫生管理中队副队长的孙林粗略估计,一个民警要服务2000人以上。“医院保安力量不足以覆盖到病房、门诊室,而这里恰恰是近年多起伤人事件的高发地。”张莉萍忧心道。
       针对此,高建勋建议,作为医务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医技水平,“更重要的是要与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充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