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虫草为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模式种。学名为Cordycepsmilitaris,又名北冬虫夏草、北虫草等,有部分地区亦称为踊虫草,世界性分布天然资源数量很少。1950年,德国科学家Cunningham观察到被蛹虫草寄生的昆虫组织不易腐烂,进而从中分离出一种抗菌性物质,定名为虫草素。由子座(即草部分)与菌核(即虫的尸体部分)两部分组成的复合体。冬季幼虫蛰居土里,菌类寄生其中,吸取营养,幼虫体内充满菌丝而死。到了夏季,自幼虫尸体之上生出幼苗,形似草,夏至前后采集而得。中医认为,虫草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等,是唯一的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
蛹虫草化学成分
蛹虫草- 化学成份:N6-[β-(乙酰胺甲酰)氧乙基]腺苷;虫草环肽A;核苷;麦角甾醇过氧化物。
蛹虫草- 药理作用现代科学论证科茸蛹虫草不仅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而且有明显的药用价值。具备四大虫草成分: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和虫草SOD。